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大衄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以当归一两煎汤,磨沉香降香各五钱,加童便服之,血自归经。”属血热妄行者,宜凉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地榆蒲黄紫珠草;属气不摄血,或气随血脱者,宜补气摄血,用独参汤加龙骨牡蛎

猜你喜欢

  • 阴盛阳虚脉

    脉象。轻按浮取,细而小,重按沉取实大。《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

  • 御药院提点

    金代医官职称。专门掌管检查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的官吏,官阶从五品。

  • 湿化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太阴属土主湿,故太阴司天则湿化。

  • 刘伯桓

    【介绍】:宋代医家。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为人淳朴,医术较高,凡求治者多全活。

  • 梁周泰

    【介绍】:元代医生。字百亨。山西稷山人。1341~1368年(至正年间)任平阳路(今山西临汾)医学教授。子权继其业。

  • 玄门

    ①即鼻。明·虞搏《医学正传》:“鼻通天气曰玄门。”参见鼻条。②指阴户。出汉·马王堆医书《合阴阳方》。即女性外阴。

  • 王怀隐

    【介绍】:宋代医官。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太平兴国初年诏还俗,为尚药奉御,后升任翰林医官使。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组织编修方书,命王怀隐与副使王祐、郑奇、医官陈昭遇

  • 瞳缩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痛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寒痹。《金匮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详寒痹条。一说痛痹即痛风。《医学正传·痛风》:

  • 产难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难产。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