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三。又名火喘。指火热之邪,郁于肺胃,使肺气郁滞不宣,痰浊挟热,阻塞气道所致的喘息。症见喘急而口干舌燥,面赤唇红。因于肺热者,宜清肺泄热,用凉膈散;因于胃热便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二。即水渍手脚丫烂疮。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臭茉莉之别名。详该条。
指气机失常而表现为郁结不舒的病理状态,为《内经》九种气机逆乱病证之一。《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由于思虑过度、情志抑郁而致气机郁结不舒,痰湿凝滞。治宜行气解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卷六一十。即冷瘼。见该条。
见泪孔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即芦根,详该条。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身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