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证类图注本草
见图经衍义本草条。
见图经衍义本草条。
病证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因产时去血过多,经脉空虚以致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痛痒。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切勿误认为风症,妄用祛风散血燥烈等药。
出《闽书》。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古人对胎前用药提出的禁忌。指不可过于发汗、攻下、利小便,将此列为三禁,以免损伤胃气及胎元。因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过利小便损伤津液。临症时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
见《救荒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古病名。指阴茎痛痒,挺纵不收,出白如精之症。多因房室劳伤所致。《儒门事亲》卷二:“筋疝,其状阴茎肿胀,或溃或脓,或痛而里急筋缩,或茎中痛,痛极则痒,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溲而下,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介绍】:见钱经纶条。
即泡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哑门,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