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旋花根

旋花根

《中药大辞典》:旋花根

药材名称旋花根

拼音Xuán Huā Gēn

别名筋根(《本经》),续筋根(《本草图经》),旋蒚草根(《救急方》)。

出处《本经》

来源旋花科植物篱天剑。3月或9月采,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旋花"条。

性味甘微苦,温。

①《本经》:"味辛。"

②《唐本草》:"味甘。"

③《救荒本草》:"味甘,性温。"

④《纲目》:"甘滑微苦。"

功能主治益精气,续筋骨。治丹毒,创伤。

①《本经》:"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

②《别录》:"主续筋。"

③《本草拾遗》:"根苗捣绞汁服之,主丹毒,小儿热毒。根主续筋骨,合金疮。"

④《纲目》:"补劳损,益精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

各家论述《纲目》:"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故《别录》言其久服不饥。时珍自京师还,见北土车夫每截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征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旋花根

药材名称旋花根

拼音Xuán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Hedge Glorybind

别名旋葍草根、篱天剑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ystegia sepium (L.) K Br.

采收和储藏:3月或9月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不被毛。茎缠绕,有细棱。叶形多变,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4-10cm,宽2-6cm,先端渐尖锐尖,基戟形或心形,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3个大齿缺的裂片。花单生叶腋;花梗长达10cm,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苞片2,宽卵形,先端锐尖;萼片5,卵形;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漏斗状,冠檐微裂,雄蕊5,花丝基部扩大,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蒴果卵形,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种子黑褐色,长约4mm,表面有小疣。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2600m的路旁、溪边草丛,农田边及山坡林缘。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续筋接骨;解毒;杀虫。主丹毒;劳损;金疮;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绞汁。外用捣敷。

各家论述1.《纲目》:旋花根细如筋,可啖,故《别录》言其久服不饥。时珍自京师还,见北上车夫每截之,云暮归煎汤饮,可补损伤,则益气续筋之说,尤可征矣。

2.《本经》:主腹中寒热邪气,利小便。

3.《别录》:主续筋。

4.《本草拾遗》:根苗捣绞汁服之,主丹毒,小儿热毒。根主续筋骨,合金疮。

5.《纲目》:补劳损,益精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

  • 牛泷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泷草药材名称牛泷草拼音Niú Lónɡ Cǎo别名夜抹光、都格里巴来源柳叶菜科牛泷草Circaea cordata Royl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

  • 红升丹

    药材名称红升丹拼音Hónɡ Shēnɡ Dān别名五灵升药、大红升、大升丹、小金丹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的红色氧化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生境分部红升丹主产于四川重

  • 犀牛皮

    药材名称犀牛皮拼音Xī Niú Pí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犀角"条。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功能主治①《物理小识

  • 蜡梅花

    药材名称蜡梅花拼音Là Méi Huā英文名Wintersweet Flower别名腊梅花、黄梅花、铁筷子花、雪里花、巴豆花、蜡花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救荒本草》:蜡梅花,多生南方,今北土亦有之

  • 荆芥叶莸

    药材名称荆芥叶莸拼音Jīnɡ Jiè Yè Yóu别名边兰、方梗金钱草、野苋菜、半枝莲、倒挂金钟来源马鞭草科荆芥叶莸Caryopteris nepetaefolia (B

  • 藏青杠

    药材名称藏青杠来源壳斗科藏青杠Quercus semicarpifolia Smith,以叶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寒热夹杂,泻痢,肠炎及哮喘。用法用量3~5分。备注

  • 水仙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仙药材名称水仙拼音Shuǐ Xiān别名水仙花来源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 var. chinensis Roem.,以鳞茎入药。春秋采集,洗

  •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药材名称豉虫拼音Chǐ Chónɡ别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原形态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

  • 玉叶金花

    药材名称玉叶金花拼音Yù Yè Jīn Huā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