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平汤

柴平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柴平汤

药方名称柴平汤

处方柴胡6克黄芩4.5克人参(去芦)半夏(汤泡七次)各3克甘草1.5克陈皮3.6克苍术(泔浸)4.5克厚朴(姜制)3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祛温和胃。主湿疟,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320毫升,来发先服。

疟发于午前为阳,属气虚,加白术(土炒)2.4克,白茯苓(去皮)2.1克;发于午后为阴,属血虚,加当归(酒浸)2.7克,川芎2.1克;发于午前,延及午后,此气血两虚,上四味俱加;食积,加神曲(炒)2.4克,麦芽(炒)2.1克,山楂3克,枳实(麸炒)3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宦邸便方》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平汤

药方名称柴平汤

处方柴胡3克 姜半夏4.5克 川朴6克 清炙草1.5克 炒黄芩3克 赤苓9克 制苍术3克 广橘皮4.5克 鲜生姜3克

功能主治和解燥湿。主湿疟。寒热往采,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宦邸便方》:柴平汤

药方名称柴平汤

别名柴平饮、柴平煎

处方柴胡2钱,黄芩1钱5分,人参(去芦)1钱,半夏(汤泡7次)1钱,甘草5分,陈皮1钱2分,苍术(泔浸)1钱半,厚朴(姜制)1钱。

功能主治痎疟,湿疟,食疟;春嗽。

发时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小儿饮食无节,复受风暑之气,寒热交作,胸腹胀满,痞闷不通,面黄恶食,症轻者。

用法用量柴平饮(《证治宝鉴》卷二)、柴平煎(《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

发于午前为阳,属气虚,加白术(土炒)8分,白茯苓(去皮)7分;发于午后为阴,属血虚,加当归(酒浸)9分,川芎7分;发于午前,延及午后,此气血两虚,上4味俱加;食积,加神曲(炒)8分,麦芽(炒)7分,山楂1钱,枳实(麸炒)1钱。

各家论述①《增补内经拾遗》引《宦邸便方》:方用小柴胡汤以散风寒,平胃散以消饮食,故曰柴平。②《医方考》: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平胃散以健脾制湿,二方合而为一,故名曰柴平。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三引《宦邸便方》

《便览》卷二:柴平汤

药方名称柴平汤

处方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苍术陈皮厚朴川芎草果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及疟寒热交作,胸膈痞满,饮食不进,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便览》卷二

猜你喜欢

  • 安胎止痛汤

    药方名称安胎止痛汤别名止痛汤处方当归1两,阿胶(炙)1两,干地黄1两,黄连1两,芍药1两,鸡子1枚,秫米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妊娠重下,痛引腰背。用法用量止痛汤(《准绳·女科》卷四)。注意忌芜荑。摘

  • 乌犀天麻丸

    药方名称乌犀天麻丸处方犀角屑天麻(去苗)细辛(去叶、土)防风(去芦头)川芎香白芷羌活(去芦头)甘菊花各30克 龙脑(别研)麝香(别研)各3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入脑、麝,研匀,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功

  • 附子爆脾汤

    药方名称附子爆脾汤处方川厚朴(去粗皮,姜制,炙)2两,半夏(汤泡7次)2两,草果子(去皮,炒)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陈皮(去瓤)半两,白姜(炮,洗)半两,甘草(炙)半两。功能主治温脾胃,散冷气

  • 伐邪汤

    药方名称伐邪汤处方石膏3钱,人参3钱,半夏2钱,柴胡2钱,麦冬5钱,茯苓1两,甘草1钱,厚朴1钱,枳壳1钱。功能主治疟疾发热,头痛鼻干、渴欲饮水,日眴眴不得眠,甚则烦躁,畏火光,厌听人声喧哗。用法用量

  • 四川丸

    药方名称四川丸别名鹤顶丹(《世医得效方》卷十)。处方大川乌1个(生,去皮、脐)川白芷川细辛(去叶)大川芎各30克制法上为末,韭叶自然汁泛丸,黄丹为衣。功能主治治头痛如破。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葱白,淡

  • 苍柏辛芎散

    药方名称苍柏辛芎散处方南星、滑石、半夏、苍术、柏皮(炒)、川芎、辛夷、牡蛎粉(炒)、酒芩。功能主治妇人上有头风鼻涕,下有白带。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去滓,食前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五,名见《

  • 二皂饮

    药方名称二皂饮处方肥皂子(独核者)20粒,皂角子30粒,苦参1两,金银花1两。功能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河水1碗半,井水1碗半,煎1碗,露1宿,次早空心热服,其毒自消。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沈员峤方

  • 白虎加味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味汤处方生石膏2钱,知母1钱,麦冬3钱,半夏1钱,生甘草1钱,防风5分,荆芥2钱,薄荷1钱,桑白皮2钱,葛根1钱,竹叶30片。功能主治鬼火丹。手足阳明经风热,面上先赤肿,渐渐由头而下,蔓

  • 寒水再造丹

    药方名称寒水再造丹处方麦冬3两,生甘草1两,桔梗3钱,黄芩3钱,连翘3钱,贝母3钱,土茯苓2两,寒水石(研细末)3钱,夏枯草2两。功能主治杨梅结毒至鼻烂茎烂者。用法用量水煎汁2碗,调寒水石末服。倘鼻尚

  • 经效散

    《得效》卷十六:经效散药方名称经效散处方大黄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北柴胡1两(去芦),粉草1分,连翘1分,犀角1钱(后入)。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无时,经久不安者,复被物撞之,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