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榆荚仁

榆荚仁

《中药大辞典》:榆荚仁

药材名称榆荚仁

拼音Yú Jiá Rén

别名榆实(《本经》),榆子、榆仁(《食疗本草》)。

出处证类本草

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果实种子。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

化学成分果实每百克含水分82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碳水化物8.5克,粗纤维1.3克,灰分3.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1毫克,尼克酸1.4毫克。种子含油量18.1%。

性味①《纲目》:"微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酸,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杀虫。治妇女白带,小儿疳热羸瘦。

①《《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肺,止渴,敛心神,杀虫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剂。

复方治疳热瘦悴有虫:榆仁(去皮)。黄连(去头)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猪胆七个,破开取汁,与二药同和入碗内,甑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数足,研麝香五分,汤浸一宿,蒸饼同和成剂,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榆仁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榆荚仁

药材名称榆荚仁

拼音Yú Jiá Rén

别名榆实、榆于、榆仁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1.陶弘景:初生榆荚仁, 以作糜羹,令人多睡。

2.《医林纂要》:榆荚,圆薄如钱,嫩者可食。其杀虫与芜荑同。

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

采收和储藏: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m,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2.5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cm,宽0.8-1.2cm,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mm。花期3-4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堤、田埂和路边,山麓、沙地上亦有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长江以南多系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翅果类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2-1.5cm;先端有缺口,基部有短柄,长约2mm。果翅类圆形而薄,表面光滑,可见放射状脉纹。种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约5mm,位于翅果上部或近上部,与缺口的底缘密接。

化学成分果实每100g 含水分82g。蛋白质3.8g,脂肪1g,碳水化合物8.5g,粗纤维1.3g。灰分3.5g,钙280mg,磷100mg,铁22mg,硫胺素(thiamine)0.05mg,核黄素(riboflavine)0.1mg,烟酸(nicotinic acid)1.4mg。种子含油量18.1%。

性味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赢瘦;烫火伤;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复方治疳热瘦悴有虫: 榆仁(去皮)、黄连(去头)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猪胆七今,破开取汁,与二药同和入碗内,ZHEN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数足,研廓香五分,汤浸一宿,蒸饼同和成剂,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无时。 (《小儿药证直诀》榆仁九)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2.《医林纂要》:补肺,止渴,敛心神。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侧耳

    《中药大辞典》:白侧耳药材名称白侧耳拼音Bái Cè ěr别名白耳菜、叫天鸡(《贵州民间方药集》),光板、金苦板(《浙江中药资源名录》),苍耳七,金钱灯塔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广西过路黄

    药材名称广西过路黄拼音Guǎnɡ Xī Guò Lù Huánɡ别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五莲花、时花草、四叶一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

  • 剪夏萝

    药材名称剪夏萝别名山茶田来源石竹科剪夏萝Lychnis. coronata Thun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炎,止泻。主治感冒,关节炎,腹泻;外用治

  • 大叶楠

    药材名称大叶楠拼音Dà Yè Nán别名华东楠来源樟科大叶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

  • 淮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淮通药材名称淮通拼音Huái Tōnɡ别名淮木通、青木香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以根和茎入药。

  • 粟芽

    《中药大辞典》:粟芽药材名称粟芽拼音Sù Yá别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出处《纲目》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

  • 白梅

    《中药大辞典》:白梅药材名称白梅拼音Bái Méi别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制法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何首乌叶

    《中药大辞典》:何首乌叶药材名称何首乌叶拼音Hé Shǒu W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叶片。功能主治治疮肿,疥癣,瘰疬。《现代实用中药》:"生叶贴肿疡。

  • 广东耳草

    药材名称广东耳草拼音Guǎnɡ Dōnɡ ěr Cǎo别名甜草来源茜草科广东耳草Hedyotis cantonensis [Oldenlandia cantonensis Ho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