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煎丸

橘皮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博济》卷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别名橘皮

处方橘皮2两(麸炒黄,捣罗为末,醋1盏半,于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成膏),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藿香(去茎)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萆薢半两,干姜(炮)半两,半夏1分(汤洗10遍,焙)。

制法上为末,入橘皮煎内捣200-3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劳,心腹积气,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橘皮丸(《普济方》卷二三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药方名称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开郁散

    《洞天奥旨》卷八:开郁散药方名称开郁散处方白芍15克当归6克白芥子9克柴胡3克 炙甘草2.4克全蝎3个白术9克茯苓9克郁金6克香附9克天葵草9克功能主治治肝胆郁结之瘰疬。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

  • 加味紫菀汤

    药方名称加味紫菀汤处方紫菀(炒)1钱,阿胶(蛤粉炒成珠)1钱,知母1钱,贝母1钱,桔梗5分,生甘草5分,人参5分,茯苓5分,五味子12粒,牛蒡子5分,金银花5分。功能主治肺痿,久而气极,劳热自汗,皮毛

  • 克应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克应丸药方名称克应丸处方熟地黄赤芍药各60克当归75克赤石脂(煅)龙骨牡蛎(煅,以酒淬)茯苓牡丹皮川芎艾叶(制,研)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温经养血,固

  • 连翘败毒饮

    药方名称连翘败毒饮处方连翘山栀羌活元参薄荷防风柴胡桔梗升麻川芎当归黄芩芍药牛蒡子功能主治治发颐。伤寒汗下不彻,邪结在耳后,或两耳下俱硬肿者。用法用量加红花同煎,水煎服。口渴,加天花粉;面肿,加白芷;项

  • 赤丸

    《金匮要略》卷上:赤丸药方名称赤丸处方茯苓56克半夏56克(洗)乌头28克(炮)细辛14克制法上四味,研末,纳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主寒饮腹痛,手足厥逆。用法用量空

  • 丁香柿蒂竹茹汤

    药方名称丁香柿蒂竹茹汤别名丁香柿蒂汤处方丁香3粒,柿蒂3钱,竹茹3钱,陈皮1钱。功能主治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用法用量丁香柿蒂汤(《医学集成》卷二)。各家论述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

  • 立止散

    药方名称立止散处方冬瓜皮(烧灰)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牛皮癣。用法用量油调搽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一

  • 茯神麦冬汤

    药方名称茯神麦冬汤处方茯神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地骨皮1钱,茯苓1钱,黄芩6分,酸枣仁6分,沙参5分,白鲜皮5分,羚羊角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胆热多睡,神思昏闷。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食

  • 缓风散

    药方名称缓风散处方自然铜、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正搐被人持捉,风涎流滞,气血不通,遂成曲戾不随。用法用量竹管1个,上钻孔49个,先入半自然铜在筒内,次入蜈蚣一

  • 柴葛败毒散

    《痘科金镜赋》卷六:柴葛败毒散药方名称柴葛败毒散处方柴胡、葛根、前胡、防风、苏叶、荆芥、桔梗、羌活、甘草、人参、生姜。功能主治疹欲出之时面颊红,或头眩身体拘急;及既出身应凉,毒火极热,更反热甚而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