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善之一。身体轻便,心静不烦,指甲红活,起坐安宁者为肝善(见《外科正宗》)。
证名。见《素问·热论》。指心烦而胸中闷满。多由邪热内盛,或痰瘀阻滞,或留饮、瘀血内停所致。可见于多种病证,如伤寒、肺痹、癫狂。
见《药材学》。为相思子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所论六气主司天在泉,五运为中气,左右间气纪步,即初气至终气为六气,以分一年四季,五运为木火土金水,如甲巳为土运等。五运和六气相配合,适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故名。
泛指胃、大肠、小肠等胃肠而言。《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和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
养生书。晋·张湛著。是我国古代较早的养生著作。原书已佚,其中许多片段被录入《医心方》卷二十七、二十八中。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嗽唾脓痰。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