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沙苑子

沙苑子

《中国药典》:沙苑子

药材名称沙苑子

拼音Shā Yuàn Zǐ

英文名SEMEN ASTRAGALI COMPLANATI

别名蒺藜、蔓黄芪、夏黄草、沙苑蒺藜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ow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略呈肾形而稍扁,长2~2.5mm,宽1.5~2mm,厚约1mm。表面光滑,褐绿色或灰褐色,边缘一侧微凹处具圆形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淡黄色,胚根弯曲,长约1mm。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鉴别取本品1g,捣碎,加乙醚10ml,置温水浴上回流10分钟,滤过,弃去醚液。残渣挥尽乙醚,加甲醇5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1 滴,点于色谱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紫红色荧光,再加甲醇2 滴使斑点扩散,紫红色环内有一亮黄色环。

炮制沙苑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盐沙苑子:取净沙苑子,用盐水拌匀,放锅内炒干,晾凉(每100斤加盐2斤用开水化开)。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用于肾虚腰痛,遗精早泄,白浊带下,小便余沥,眩晕目昏。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沙苑子

药材名称沙苑子

拼音Shā Yuàn Zǐ

别名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本草图经》),沙苑蒺藜子(《本草求原》),潼蒺藜(《本草便读》),沙蒺藜(《增订伪药条辨》),夏黄草(《吉林中草药》)。

出处临证指南医案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黄芪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①扁茎黄芪又名:蔓黄芪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全体被短硬毛。主根粗长,茎略扁,偃卧。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短柄;托叶小,披针形;叶柄短,叶片椭圆形,长6~14毫米,宽3~7毫米,先端钝或微缺,有细尖,基部钝形至钝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细长;小花3~9朵,小花梗基部有1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萼钟形,绿色,先端5裂,外侧被黑色短硬毛,萼筒基部有2枚卵形的小苞片,外侧密被短硬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爪,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翼瓣稍短,龙骨瓣与旗瓣等长;雄蕊10,9枚合生,1枚分离;雌蕊超出雄蕊之外,子房上位.密被白色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柱头有画笔状白色髯毛。荚果纺锤形,长3~4厘米,先端有较长的尖喙,腹背稍扁,被黑色短硬毛,内含种子20~30粒。种子圆肾形。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野。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

②华黄芪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茎直立,有条棱,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长8~12厘米;小叶21~31,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5~2厘米,宽5~9毫米,先端钝,有短尖,基部圆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疏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多数;萼钟状,膜质,萼齿三角披针形,近无毛;花冠黄色,长约1.5厘米,翼瓣长为龙骨瓣的2/3;子房有长柄。荚果椭圆形,长1~1.5厘米,宽8~10毫米,革质,膨胀,密生横纹,成熟后开裂。种子10~12,肾形,种脐凹陷较深,黄褐色。

生山坡、路旁、砂地、河边。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

同属植物直立黄芪,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23,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密,多数;翼瓣比旗瓣短,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花期7~8月。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其种子亦同等入药。

性状①扁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肾脏形而稍扁,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厚不足1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绿褐色,光滑。一边微向内凹陷。在凹入处有明显的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子叶2枚淡黄色,略为椭圆形,胚根弯曲。无臭,味淡,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均匀者为佳。

主产陕西、山西等地.

②华黄芪的干燥种子呈较规则的肾形,颗粒饱满,长2~2.8毫米,宽1.8~2毫米。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光滑。腹面中央微凹陷处有种脐。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淡。

主产河北。

炮制沙苑子:拣去杂质,漂净泥沙,捞出,晒干。盐沙苑子:取拣净的沙苑子,用盐水喷拌均匀,置锅内,文火微妙至于燥,取出放凉。(每沙苑子100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性味甘,温。

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本草汇言》:"味甘兼苦。"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通玄》:"走肾、肝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明目,固精。治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目昏,遗精早泄,小便频数,遗尿,尿血,白带。

①《本草衍义》:"补肾。"

②《纲目》:"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

③《本草从新》:"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带下,痔漏,阴癀。性能固精。"

④《医林纂要》:"坚肾水,泻邪湿,去症瘕痔瘘。"

⑤《会约医镜》:"止遗沥,尿血,缩小便。"

⑥《本草求原》:"治肺痿,肾冷,尿多,遗溺,明目,长肌肉。亦治肝肾风毒攻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

注意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

本经逢原》:"肾与膀胱偏于热者禁用。"

复方①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②治肾虚腰疼:沙苑子一两。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③治脾胃虚,饮食不消,湿热成臌胀者:沙苑蒺藜二两(酒拌炒),苍术八两(米泔水浸一日,晒干,炒)。共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调服。(《本草汇言》)

④治目昏不明:沙苑子三钱,茺蔚子二钱,青葙子三钱。共研细末。每次一钱,日报二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赛繁缕

    药材名称赛繁缕拼音Sài Fán Lǚ别名鸡儿肠、鹅儿肠、繁缕来源石竹科赛繁缕Stellaria neglecta Weih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酸,平。功能主治解

  • 炮姜

    《中国药典》:炮姜药材名称炮姜拼音Pào Jiānɡ来源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

  • 罗锅底

    《中药大辞典》:罗锅底药材名称罗锅底拼音Luó Guō Dǐ别名金盆(《草木便方》),金龟莲(《修订增补天宝本草》),金银盆(《分类草药性》),土马兜铃(《四川中药志》),金腰莲、曲莲(《全

  • 广香藤

    药材名称广香藤拼音Guǎnɡ Xiānɡ Ténɡ别名降香藤、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黑风藤、小香藤、香藤风、铁钻、笼藤、山龙眼藤、飞扬藤、古风子、藤龙眼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广香藤产于南安,绿叶

  • 土玉桂

    药材名称土玉桂拼音Tǔ Yù Guì别名假肉桂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新木姜子的根及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itsea levinei Me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刮去栓皮,洗净,晒干

  • 瘴气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瘴气藤药材名称瘴气藤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截疟。主治疟疾。用法用量2~3

  • 紫堇花

    药材名称紫堇花拼音Zǐ Jǐn Hu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堇"条。性味《本草图经》:"味酸,微温,无毒。"功能主治治脱

  • 梧桐花

    《中药大辞典》:梧桐花药材名称梧桐花拼音Wú Tónɡ H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花,夏季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梧桐子"条。炮制筛净泥屑,拣

  • 山藿香

    《中药大辞典》:山藿香药材名称山藿香拼音Shān Huò Xiānɡ别名血见愁、血芙蓉(《生草药性备要》),野石蚕、野薄荷、仁沙草、苦药菜、假紫苏(《广西中兽医药植》),皱面草、方枝苦草(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