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遏热伏

猜你喜欢

  • 吞口

    肩解的俗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俗名吞口。”

  • 厥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 台乌药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 蜜草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 脱骨疔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 严子礼

    【介绍】:见严用和条。

  • 阳盛则外热

    人体感受外邪之后,卫外的阳气盛于表层,与邪相争,引起发热症状。《素问·调经论》:“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 松隐居士

    【介绍】:见卞大亨条。

  • 金匮悬解

    书名。22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

  • 肩背痛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肩背部筋脉、肌肉作痛。多因风湿或内伤脏腑、气血所致。《张氏医通·肩背痛》:“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不行也,以风药散之,通气防风汤;若面白脱色、短气者勿服,宜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