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
《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方。黄芪十两,当归八两。为末,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治石痈久不瘥。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诸淋之一,指淋症见有小便涩痛,尿出砂石者。又称砂淋、沙石淋。《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
即足第四趾。又称次小趾。《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趾次趾,上结外踝。”
书名。又名《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50卷。隋·巢元方等撰于610年。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和证候学专书。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20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症候等。诸证之末多附
出明·汪机《痘治理辨》。即奶麻。详该条。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六:“心属火,其气炎上,饮为水,其性趋下,……若水饮停积于胸中,火气不得宣通,则阳虚阴盛,其病心中淡淡然欲吐而痛,是为停饮心痛也。”参见心痛、饮心痛条。
丛书名。清·徐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