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冬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刺梨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橡木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又名火眼、燥火眼、淫热眼,俗呼狗眵眼。由风热攻目而起。起病较急,双眼红赤疼痛,沙涩羞明,眵多泪热,可兼发热头痛等。相当于今之急性结膜炎。治宜疏风清热为主,内服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病名。指瘰疬由咳嗽日久而发者。出《疬科全书》。治法:因外感咳嗽而发者,宜服加减黄芩知母汤。由内伤咳嗽而发者,用加减八珍汤。
证候名。多因寒湿停滞,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灰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