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大椎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指黄疸病中病势急骤、险恶的一类。多因湿热毒邪深重、燔灼营血所致。症见高热烦渴,溲赤,卒然面目全身发黄(亦有初不发黄,死后身面发黄者),胸满腹胀,甚则神昏谵语,吐衄,便
见《瑞竹堂经验方》。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即脑疽,见该条。
见《酉阳杂俎》。为刀豆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半枝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医经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系全国中医院校第二版《内经》统编教材。其总论分导论、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六篇。详阐《内经》理论体系及全书要旨。其原文部分则是选取重要而又有代表意义的《素问》《灵枢》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在脐水平线绕身一周的长度。《灵枢·骨度》:“腰围四尺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