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新修本草》。即香附。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玉米轴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石仙桃之别名,详该条。
是针对邪实而正稍虚的病情,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的治则。取邪去则正自安之意。参扶正祛邪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缠喉风。见该条。
《伤寒论》方。又名蜜煎方。食蜜七合。纳入铜器内,微火煎,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候可丸,即以蛤粉涂手,乘热捏作锭,大如指,长约二寸,每用一条,纳于肛门中,以手急抵住,欲大便时则去。治燥屎不下。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热可传于小肠而俱热。症见心烦,口舌生疮,口渴,小便黄短,或小便淋沥刺痛,甚或尿血。舌尖红,苔黄或白而干,脉数。治宜导赤清心。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太阴主三阴之表,故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