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疮疡经验全书

疮疡经验全书

书名。又名《窦氏外科全书》,13卷(仅有6卷本,内容全同)。旧题宋·窦汉卿撰,实为1569年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诸书而成。卷1咽喉牙舌毒;卷2发胸面部疽毒;卷3胸腹腰肋痈毒;卷4手腕发背疔毒;卷5串毒、便毒骨疽;卷6腿膝足部及诸瘤毒;卷7大麻疯、疳毒、痔漏;卷8痘疮形症;卷9灸治、开刀法、消托汤散膏丹;卷10用药,脉诀五脏图说、决生死治法;卷11杂症奇方;卷12怪症及小儿杂症;卷13霉疮。本书内容庞杂,不仅大部分不是窦汉卿原作,而且内容不限于外科疮疡,如五官科、皮肤性病科、小儿科、诊断学及解剖学等也有论述;又多系全部或部分地辑录他书,且未标明出处。但作为临床参考,可资借鉴。

猜你喜欢

  • 方寸匕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 寒伤荣证

    病证名。指麻黄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注解伤寒论》卷三:“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张氏医通·诸伤门》:“如

  • 产后口噤

    病证名。《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口噤,由血气虚,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盖手三阳之筋,循结于颌,得风冷则筋急,故致口噤。”治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他症以末治之。如恶寒发热,乃属气血虚甚之极,方用十

  • 真脏色

    五脏精气败露的颜色。其色显而不泽,枯槁无华。《素问·五脏生成》描述的“青如草兹”、“黄如枳实”、“黑如始”、“赤如衃血”、“白如枯骨”等,均是真脏色的出现,显示内脏有较严重的疾病。例如黄色,若面目全身

  • 眼科统秘

    见眼科捷径条。

  • 初生吐乳

    见《本草纲目》。小儿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属病态。如果呕吐不止,或者进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净,秽液内拭(参见生下吐条);或胎前寒热偏盛;或产时外伤等原因所形成。应结合起病缓急,呕吐与哺乳的关

  • 带下赤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 无射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燕子石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石燕,详该条。

  • 大筋

    较粗大的肌腱或韧带。《素问·气府论》:“项中大筋两傍各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