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药材学》。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症。热熏于肺为上消,症见烦渴引饮,用清肺饮。热积于胃为中消,症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用清胃汤加干葛。热流于下为下消,症见小便频数,如膏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岐子脉诀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苍术、防风、甘草、石膏、知母、厚朴、陈皮。水煎服。治外感湿热,胃脘作痛。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见《江西草药》。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方书名。又名《政和圣济总录》。200卷。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撰。成书于1111~1117年(政和年间)。后经金·大定年间、元·大德年间(名为《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两次重刊。内容系采辑历代医籍并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