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悬雍垂为音声之关。故《灵枢·忧恚无言》:“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榼藤子之简称。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握灵本草条。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血胞。《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不止,忽下肉胞三五个,状如鸡子大,软如絮,用刀剖开,内如石榴子,昏迷不省人事。宜服用十全大补汤。”
指古时用铜质制成的凹面镜,用以聚集日光,点燃艾炷施灸。《本草纲目》:“阳燧,火镜也。以铜铸成,其面凹,摩热向日,以艾承之,则得火。”
书名。见《汉书·艺文志》。7卷,已佚。
书名。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症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
眼科著作。又名《明目至宝赋》。4卷。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明·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593年。卷1总论眼病,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2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