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病后体虚而致多汗之证。见《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病后多汗,有因表虚卫气不固者,治宜益气固表,可用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有因气血俱虚者,治宜补益气血,可用八珍散、十全大补汤;或补气为主,兼以补阴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乳痈。见该条。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又名金腰带。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et Zucc.的根。分布长江流域及山东、河南、陕西等地。辛、苦,温,有毒。逐水,消肿,解毒。①治水肿,风湿痛,跌打损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野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即三增茴香丸,见该条。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又称暑泄。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即脐疮。详该条。
①解剖部位名。即骨与骨相接之处。凡能伸屈旋转活动的,称为活动关节,如肩、肘关节等;不能伸屈旋转活动的,为不动关节,如腰骶、骶尾等关节之类。②指疮病势发展的时日顺序。《外科正宗》卷一:“关节者,阳疮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