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末明初医生。松阳(今属浙江)人。医术精湛,尤擅针灸及外科手术。如一人患瞽十年,周用针从眦入睛背,掩其翳下之,目即能辨五色,一妇患狂症,刺其十指端出血而愈;有女患瘰疬,颈项腋下有瘘十九窍,周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操作方法有五种:①用两手摄扯儿螺蛳骨处皮肤(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左手大食二指从儿阳穴上捻动至关中转到总筋左边,右手大食二指捻动自阴穴向上转到关上(见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见该条。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铍,钢铁制作,针端如剑锋。亦称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一种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用于疮疡排脓放血,亦用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针灸大成》指为颊车穴,今从此说。
刺法。指以针尖方向与经脉之间的逆(迎)、顺(随)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较原则的提出了泻法为迎、补法为随的见解。后世医家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迎随
见《证治要诀》。即恶阻。详该条。
亦称肩垂背曲。指背脊高突,两肩下垂的症象。多因精气虚亏,不能濡养筋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可见于老年阳衰、劳伤虚损患者。治宜补肝肾、益精气、养筋骨等法。
前胸和上腹部各种痛证的合称,出《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①《千金要方·心脏》:“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
病名。疟疾之一。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牡系牝字之讹,详牝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