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神散大

瞳神散大

病证名。亦名瞳子散大瞳人散杳瞳神阔大瞳人开大。《证治准绳·杂病》:“瞳神散大,而风轮反为窄窄一周,甚则一周如线,……若初起即收可复,缓则气定膏散,不复收敛。”病久或失治,黄精(晶状体)可变混浊。此症可见于绿风内障青盲、眼外伤等病。①发病迅速,头眼胀痛,泪热羞明抱轮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眼珠变硬,视力下降,脉弦苔黄者,常系风热、郁怒、肝胆实火等为患。火性散,挟风益炽,风火升扰,故瞳神散大(证治参见绿风内障条)。②外眼无特殊改变,而瞳神散大,视物昏渺者,常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阴主敛,阴虚则瞳子散大而为目昏花”(《赤水玄珠》卷三)。宜滋阴益气,用益阴肾气丸加减。③因撞击、跌扑等外伤引起者,为气滞血瘀所致,宜活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猜你喜欢

  • 物偶入睛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异物入目。指尘沙、谷壳、麦芒、飞虫、游丝或金属、玻璃、竹木之细碎屑等异物飞溅、碰撞入眼。按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引起证候有轻重之别,常有沙涩刺痛,羞明流泪,白睛红赤,

  • 鹿鞭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鹿肾之别名,详该条。·

  • 血虚盗汗

    证名。指阴血不足引起的盗汗,属于阴虚盗汗范围。《薛立斋医案全集·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者。”参见阴虚盗汗条。

  • 臭毒头痛

    病名。臭,古通嗅。指因嗅吸污毒气体而引起的头痛。见《证治准绳·头痛》。《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有臭毒头痛,必烦闷恶心,宜炒香附一味煎。”亦有兼腹部疼痛。宜辨别毒气性质进行救治。参见头痛条。

  • 蛇背疔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指甲根后生疔,色赤胖肿、形如半枣。治法见指疔条。

  • 舌謇(jiǎn 检)

    同舌蹇,详该条。

  • 幼幼指掌集成

    见幼科直言条。

  • 伤寒百问歌

    书名。4卷。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作者根据《伤寒论》原文,以七言歌诀形式提出93个问题。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读者对《伤寒论

  • 肉矮陀陀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水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 赵彦晖

    【介绍】:见赵晴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