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荆芥、防风、赤芍药、玄参、陈皮、蝉蜕、炒苍术、白藓皮各一钱,连翘、大黄(酒洗)各一钱五分,厚朴(姜炒)、甘草各五分。加竹叶三十片,水煎,食远服。治椒疮、粟疮。
书名。①清·张宗良撰。6卷。刊于1757年。卷1总论咽喉病的诊治大纲、分经及针穴图等;卷2选方及制药法;卷3~6分为咽喉(11症)、乳蛾(7症)、喉痹(7症)、喉风(12症)、喉痈(11症)、大舌(1
病名。八痢之一。又名瀼痢。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其特征为小腹胀痛,赤白胨下等。治宜散寒止痢。用芍药汤加减。
方书名。11卷。明·张时彻辑。刊于1550年。本书分为通治诸病、危病、补养、诸风、伤寒感冒等47门,各门选集有效成方予以汇辑编成。但由于编者随见闻而录,内容不够完备,复选集临床各科单验方,另撰《急救良
证名。指牙齿由白色变为黄黑色。多因肾虚所致。《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若肾气虚,风邪冷气客于经络,髓虚血弱,不能荣养,故骨枯燥无润泽,令齿黄黑也。”
医论医话类著作。吴大真、王凤岐整理。此书共收集秦氏医学论文38篇,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药运用及中医工作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并包括部分秦氏信函。1983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推拿穴位名。位于左眼胞。《幼科推拿秘书·赋歌诀秘旨》:“又若三阴三阳虚肿,心有疾也。”《幼科推拿秘书·夜啼》:“夜啼……如寒,推三阳。”
病名。出《丹溪心法》卷四。指睾丸肿大,坚硬麻木的病症。多由下焦感受寒湿而致。《育婴秘诀》:“卵肿不痛者,此湿也,又名木肾。”治宜软坚利气。用金茱丸(《幼科准绳》:金铃子、吴茱萸)或用瓜蒌连皮带子、荜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