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彭子

石彭子

《中药大辞典》:石彭子

药材名称石彭子

拼音Shí Pénɡ Zǐ

别名崖石榴(《植物名实图考》),巴梨子、崖荔子(《中国树木分类学》),石彭彭(《江西中药》),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冰粉子(四川)。

出处《江西中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花托。冬初采收,晒干。

原形态珍珠莲,又名:木莲葛,冰粉树。

常绿攀援藤本。幼枝黄褐色或紫褐色,初被褐色柔毛,后渐无毛,具纵沟。单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披针形或长卵形,长6~21厘米,宽2~6厘米,基部圆形,先端尖或短尾状,全缘,下面被柔毛,侧脉7~11对,在下面突起;叶柄粗壮,长1~2厘米;托叶长约8毫米,初被茸毛,早落。隐头花序;花单性,多数,着生于肉质花托的内壁上,花托单一或成对腋生,无柄或具短柄,球形,径约1.5厘米,初被毛,后无毛;苞片3,阔三角形;雄花具长花梗,花被片4,雄蕊2。瘦果小。花期3~10月(云南)。

本植物的根(珍珠莲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水边的密林或灌木丛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性状花托倒圆锥形,外表土灰色,径约1厘米,先端明显突出,基部有柄,表面有疣状突起,附有黄色毛茸。质坚硬,不易破碎;内含多数黄色卵形瘦果,外有赤色果皮。味甘涩。以饱满、外皮不皱编者为佳。

性味《江西中药》:"味甘涩,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江西中药》:"治睾丸偏坠,内痔,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彭子

药材名称石彭子

拼音Shí Pénɡ Zǐ

别名崖石榴、石彭彭、小木莲木馒头、巴梨子、崖梨子、牛奶浦、冰粉子、崖荔枝、岩枇杷、吊攀子

出处出自1.《江西草药》。

2.《植物名实图考》:崖石榴,盘生石上。即木莲一类,而实大仅如龙眼。滇俗亦以为粉。叶涩,亦微异。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samentosa Buch.-Ham.exJ.E.Smith var.Henryi(King ex Oliv.)Corner[F.henryi King exOliv.」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状灌木。幼枝密被褐色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3.5cm;叶片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2cm,宽2.5-3.6cm,先端渐尖或尾状急尖,基部卵圆形或楔形,全线或略带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褐色柔毛;基生脉3出,侧脉6-8对,网脉在背面隆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着生于叶腋,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2cm,顶部中央有脐状突起,基部有苞片3枚,宽三角形;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的内壁;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壁。瘦果小。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疏林或山麓、山谷及溪边树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和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隐花果倒圆锥形,直径约1cm,顶端明显突起,基部有短柄,表面暗灰色,有疣状突起和黄色毛茸。质坚硬,不易碎,击破后,内含多数、黄色、卵形瘦果,包藏于红色花被内。气微,味甘、涩。

性味甘涩;平;无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止血。主睾丸偏坠;跌打损伤;内痔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江西中药》:治睾丸偏坠,内痔,便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

  • 热痱草

    药材名称热痱草拼音Rè Fèi Cǎo英文名Twoanther Mosla, Herb of Twoanther Mosla别名大叶香薷、假鱼香、小鱼仙草、山苏麻、土荆芥、月味草、野香薷、姜芥、四方草

  • 千金坠

    药材名称千金坠拼音Qiān Jīn Zhuì别名西域丁座草、一支腊、都拉、枇杷芋、枇杷玉。来源为列当科丁座草属植物丁座草Xylanchehimalaica(Hook.f.et Thoms.)G.Bec

  • 大芒萁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芒萁药材名称大芒萁别名大羽芒萁来源蕨类里白科大芒萁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以髓心、嫩苗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性味微甘,

  • 榔榆叶

    药材名称榔榆叶拼音Lánɡ Yú Yè别名鸡筹仔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榔榆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arvifolia Jacp.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均可采收,鲜用。原形态落叶乔木,

  • 大叶骨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骨牌草药材名称大叶骨牌草拼音Dà Yè Gǔ Pái Cǎo别名凤尾金星、七星剑、旋鸡尾、排骨草、七星凤尾、一包针、龙眼草来源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江

  • 红走马胎

    药材名称红走马胎拼音Hónɡ Zǒu Mǎ Tāi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红背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rubrifoli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洗净,晒

  • 草地早熟禾

    药材名称草地早熟禾拼音Cǎo Dì Zǎo Shú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a pratensi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控取根茎,去须根及泥土,鲜用

  • 走边疆

    药材名称走边疆拼音Zǒu Biān Jiānɡ别名红铧头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鸡腿堇菜的叶。夏秋采收,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体有白色短毛。根茎短。茎直立,常数

  • 白炭

    药材名称白炭拼音Bái Tàn别名火炭(《千金方》),无纹炭(《圣济总录》),木炭(《普济方》),焊炭(《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炭之坚紧无纹、烧时焰发白色者。功能主治治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