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灵杂解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射干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病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即阴挺。详该条。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睑。详该条。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自我推拿方法。即叩齿法。《诸病源候论·齿虫候》:“琢齿二七过,使人丁壮有颜色,去虫而牢齿。”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