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穴

猜你喜欢

  • 灸火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是由艾火条灼而伤的一种小面积烧伤。即灸疱,详该条。

  • 身热不扬

    证名。见《王旭高医案》卷一。指病人自觉发热,但按其肌肤而不甚热的一种症象。多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

  • 眼科大全

    见审视瑶函条。

  • 丹皮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 胎前损身

    病症名。出凤林寺《女科秘宝》。指胎伤腹痛漏血,应按胎动不安治疗。如见面赤,口唇焦,指甲色黑者,为胎已死,可用兰石散下之(滑石粉适量,蜜半盅,麻油半盅,开水调服)。

  • 鬼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 板栗壳斗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沦指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七。即代指。见该条。

  • 口形六态

    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作为辨证的参考。①张(口开不闭),主病虚。②噤(口闭不开),主病实。③僻(左右斜,口角缓急),主肝经风痰。④撮(上下唇紧聚),主邪正交争,正虚邪盛。⑤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摇),

  • 山地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