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羌活黄芩汤

羌活黄芩汤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羌活黄芩陈皮前胡猪苓甘草知母。水煎服。治太阳疟腰痛头痛且重,遍身骨痛小便短赤,寒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如口渴,即兼阳明,宜倍知母,加麦门冬石膏;渴而汗少或无汗,加葛根;深秋或冬无汗,加姜皮;因虚汗少或无汗,加人参、麦门冬、姜皮;因虚汗多,加黄芪桂枝,汗止即去桂枝。

猜你喜欢

  • 吕田

    【介绍】:清代医家。字心斋。新安人。摘录杨璇、陈良佐的《伤寒条辨》一书,编成《伤寒条辨摘要》。

  • 三叶蛇莓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集成

    综合性医书。4卷。清·刘仕廉纂辑。成书于1873年。全书采集诸家学说整理而成。卷1医学总论,论述阴阳、脏腑、诊法等;卷2~3介绍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产、小儿及疮症;卷4医案、十四经脉图及经穴歌、程

  • 俞理初

    【介绍】:见俞正燮条。

  • 涌泉痈

    病名。即涌泉疽。见该条。

  • 霍乱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安中

    指调理安定脾胃气机的治法。分和胃、调和肝胃等法。详各条。

  • 养阴

    即补阴。详该条。

  • 太祖

    经外奇穴别名。《中国针灸学》:“椎顶又名太祖。”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作崇骨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