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又名《董氏斑疹方论》、《小儿斑疹方论》。1卷。宋·董汲撰。约刊于十一世纪末期。本书对小儿斑疹(即后来所称的痘疮、天花)的证候作了简要说明,并附方剂17首,是一部较早的痘疮专书。解放后出版《小儿药
经穴名。代号ST3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2寸处。另说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
病名。指心火妄动,金被火灼或心血心气不足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内伤咳嗽》:“心经咳嗽之症,咳则心痛,喉中解解如梗状,甚则舌肿咽痛。”多因心火妄动,金被火囚,肺叶焦满,或心血不足,心气亏损所致。治宜选
见时方歌括条。
病名。指疔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泥鳅痈,泥鳅疔。症为一指通肿,形如泥鳅,色紫焮热,痛连肘臂。证治见指疔条。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六。脾胃虚弱而致积滞的痢疾。小儿脾胃嫩弱,过食肥甘,成为积滞,积滞过久,即成此证。其症腹痛喜按而软,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治宜健脾益胃,用大安丸合香连丸。
【生卒】:七世纪【介绍】:唐代著名医生。高宗时侍医。以医术名于时,精针术,曾为唐高宗刺百会、脑户出血,治疗风脑头痛茯良效。
证名。出《素问·调经论》。指肌肉动如虫蠕的感觉。多因风湿、热伤脾,卫气不荣肌肉所致。《医学入门》卷一:“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奇效良方》卷二:“风热壅实,上攻头面
病证名。见《凤林寺女科秘传》。即妊娠小便不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