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姚应凤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脾。《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又:“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虞庶注:“脾化水谷以生气血,今见脾损,饮食不为肌肉,宜调节饮食,无令伤脾也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即守中丸第一方,见守中丸条。
证名。即翕翕发热。《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翕翕发热,又为之拂拂发热。”详见该条。
见医要集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