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气

脚气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详各条。

猜你喜欢

  • 难经

    又名《八十一难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作者不详,托名秦越人撰。成书约在西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本书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方式编纂而成。论述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1~22难论脉诊,2

  • 唐宏文

    【介绍】:见唐玉书条。

  • 马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屈膝下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 续医断

    医论著作。2卷。日人贺屋敬(恭安)撰。刊于1811年。此书续写其师吉益东洞之《医断》。上卷论疾病急逆虚实、所在、病因、脉候、病名及死生等。下卷论伤寒六经病及过经、转属、合病、坏病等。现存初刻本。

  • 丹痧烂喉

    病名。《疡科心得集》卷上、附王步三先生烂喉丹痧论:“金匮有阳毒之纹,叔和作温毒之说,其证形与今之名丹痧烂喉者极合。”即烂喉丹痧。详该条。

  • 汤头歌诀正续集

    见汤头歌诀续集条。

  • 荡腿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立位,手扶台或椅,将同侧下肢提起,作前后摆荡,逐渐增大幅度和力量。适用于髋腿疾患。

  • 足小指

    出《素问·缪刺论》。指足的第五趾。

  • 破伤湿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因皮破肉伤,水湿浸入所致。症见口噤、不能吞咽、项背强直、疮口流黄水。用牡蛎末敷疮口,或甘草煎汤调服牡蛎末二钱;亦可用南星、防风等分为末,水调敷疮上,并温水调服牡蛎末一钱。

  • 八厘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