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见表),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眼睑。详该条。
《婴童百问》卷二方。硫黄、火硝、五灵脂、青皮、陈皮、半夏曲各等分。为细末,粟米糊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饮送下。治小儿急惊,寒热吐泻,痰延壅盛。
【介绍】:见窦杰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孙兆条。
见单南山《胎产证治录》。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气功术语。又称用意。是指练功者在气功锻炼中,怎样去掌握运用意念。意念的锻炼是气功锻炼的主要环节。因为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调节,内气的运行,都是通过意念进行的。张锐《鸡峰普济方》指出:“意者气之使,意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