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病证名。多因素体虚弱,忧思不解,或饮食失节等损伤脾胃,以致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症见阴道出血量多,或淋沥不止,色淡质稀,疲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等。治宜补气固摄。方用举元煎,或补中益气汤。血多加阿胶、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风。详见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白鲜皮,详该条。
【介绍】:见胡宪丰条。
见叶氏医案存真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急效验方》三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