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见鬼眼条。
同清金,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荷苞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由风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寒?伤寒初客太阳,头痛发热而恶寒者,名曰外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而润等。治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真中风。详见该条。
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此名称始自宋代,相沿至今。
【介绍】:清代医家。字任迁。婺源高仓(今属江西)人。少业儒,因二弟相继死去,父母因悲伤成疾,不久母因风痫,诸医束手。何氏遂弃儒学医,遍求方书,精心研读四年,后临证每有良效,对贫穷人则不计报酬,并帮助药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