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珠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本草纲目》卷四。指腰痛连及膝部之症。多因肾亏风湿侵袭所致。宜用独活寄生汤、牛兔丸、海桐皮酒等方。
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病证名。见《本草纲目》。即瘖。详见瘖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颧骨疔、赤面疔。多因胃经积火成毒而生。不论左右,初如粟米色黄,次如赤豆,顶凹坚硬,按似疔头,麻痒疼痛。刃宜蟾酥丸,次服黄连消毒饮。外治法同疔疮。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炼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
书名。又名《杨氏提纲》、《杨氏提纲全书》。清·杨旦升辑。刊于1728年。四卷。本书大多据《伤寒论》、《景岳全书》、《本草纲目》摘录,分门类编。卷1记述阴阳五行、四诊等;卷2~4按伤寒、妇科、儿科、外科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幼科推拿秘书》。详飞经走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