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眼生长肉。详该条。
病名。指一种病情危重的痢疾。见《医学实在易》卷三。症见下痢不重而见神昏谵语,咽干喉塞,气呛喘逆等。本病发展迅速,属痢疾危证。由阳邪壅盛,上攻心肺,九窍皆塞,阳气旁溢,下窜肠腑所致。治宜泻阳救阴,可用大
详见邪条。
《妇科玉尺》卷二方。香附、川芎、当归、白芍药、艾叶、熟地黄、麦门冬、杜仲、橘红、甘草、青蒿。水煎服。治血虚有寒,经水后期。若病甚,并半边头痛,加菊花、藁本、荆芥、童便,去艾叶、杜仲、香附、橘红。
病名。《医学纲目》卷十五:“挫喉、气不通者,以冷水徐灌之。”“挫者,摧也。”(《说文》)。损,折之义。泛指因屈仰或损伤所致的呼吸不利。
见《兰室秘藏·杂病门》。即除湿补气汤,见该条。
证名。指筋脉拘急,肌肉有沉重、麻木感觉。《素问·至真要大论》:“筋肉拘苛。”王冰注:“拘,急也;苛,重也。”《类经·运气类》:“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故筋急肉苛。”
出《新修本草》。即绿矾,详该条。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浊邪不化,而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而干燥,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治宜先养津,后化浊。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
全舌紫而干老,如煮熟猪肝色。为脏腑热极,热邪传厥阴危候,宜大剂清热解毒之品(见《伤寒舌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