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即玉泉散第二方,见玉泉散条。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十一。因无子饮乳,蒸乳而发寒热作痛者,俗名乳膨。可用炒麦芽一两,水煎频饮。乳退,胀热自除。
病证名。又作血虚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血虚即阴虚也,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此血虚眩晕之症
【介绍】:见皇甫谧条。
即玉门。出《脉经》。指已婚妇女而未经产的阴道外口。参见玉门条。
证名。指患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若断若续的危重症象。多见于疾病晚期,因正气虚衰,精神散乱,以致神识不清,不能自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伤寒绪论》
合,指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一合是指足太阳与足少阴经别相合而言。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篇》。即肩髃。见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肉桂之药材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