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
【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狗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即失笑散第一方,见失笑散条。
【介绍】:清医家。字畸庵,又字青岩。原籍安徽含山,后徙居江苏武进。好读书,工吟咏,精于医术,治病有奇验,尤擅治外科疮疡、儿科痘疹和伤寒之学。崇尚医经、经方,对金元以后诸家学说多所指责。曾取其所藏医书史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即灯火灸,见该条。
【介绍】:见吕留良条。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浮疾脉象。《诊家正眼》:“曰躁者,且浮且疾也。”②手足躁动或躁狂的症状。③证名。指身体躁动、躁急,或手足扰动不宁。有阳躁、阴躁之分。阳躁因火热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