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桃仁红花汤,见该条。
指较小量的针灸刺激。针刺,用细短针具,低频率,小幅度,短时间地捻转提插,使患者获得微弱针感者为弱刺激。灸治,则以小炷,少壮或短时间熏灸为弱刺激。适用于体质较弱,耐受性较差,或情绪紧张,易于晕针晕灸的患
同脾气虚。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小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蛋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益智仁、茯苓、白术、白蔹、炒栀子、白芍药。治小儿睡中遗尿属实热者。若挟寒者,去栀子,加山茱萸、巴戟天、干姜。
证名,指小便闭塞不通。《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详癃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