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名齿衄、牙宣。《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即紫丸,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旋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见气营两燔条。
见《黑龙江中药》。即獾油,详该条。
书名,1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源,次论治法,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文字简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病源方论》合刊出版,书名:《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天胡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