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土香薷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燥火身肿之症,喘促气急,两胁刺痛,身面浮肿,烦躁不得卧,唇口干燥,小便赤涩,即河间燥伤肺气、节斋先喘后肿之症也。燥火身肿之因,时值燥令,燥火刑金,绝水之源,肺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法医学家。于936~957年间与子和撰《疑狱集》。该书在平反冤狱、抉摘奸慝中发挥了历史作用。为宋慈《洗冤集录》的成书创造了条件。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皮色不变,但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油,皰起掐之不破,挑之黄水出,四边赤,身有寒热。治法同疔疮。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出《天宝本草》。为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深师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