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雀翘

雀翘

《中药大辞典》:雀翘

药材名称雀翘

拼音Què Qiào

别名去母、更生(《别录》)。

出处《别录》

来源为蓼科植物箭叶蓼果实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细长,长可达1米,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无毛,沿棱上具倒生钩刺。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深凹缺,具卵状三角形的叶耳,无毛,仅沿下面中脉具钩刺,质稍薄;叶柄长达2厘米,柄上具3~4或1~2排钩刺;托鞘长5~10毫米,膜质,无毛。头状花序顶生,通常成对,花密集,但数目不多,花梗平滑无毛;苞长卵形,锐尖;花被5裂,白色或粉红色,雄蕊8;花柱3,分裂。瘦果三棱形,黑色,长约3毫米,为宿存的花被所包裹。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脚、路旁、水边。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等地。

性味①《别录》:"(果实)味咸。"

②《陕西中草药》:"全草,味酸辛,性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

②《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痔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雀翘

药材名称雀翘

拼音Què Qiào

别名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钩钧草、尖叶寥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雀翘,生蓝中。叶细黄,茎赤有刺,四月实,实锐,黄中黑。五月采,阴干。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箭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sagittatum L.[P.sieboldiiMeissn.」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全草,扎成束,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长可达1m。茎细长,蔓延或半直立,四棱形,无毛,沿棱上具倒生钩刺。叶互生;叶柄长达2cm,柄上具3-4或l-2排钩刺;托叶鞘长5-10mm,膜质,无毛;叶片长卵状披针形,长5-10rm.宽1.5-2.5cm,先端锐尖或微钝,基部深凹缺,具卵状三角形的叶耳,无毛,仅沿下面中脉具钩刺,质稍薄。头状花序顶生,通常成对,花密集,但数目不多,花梗平滑无毛;苞片长卵形,锐尖;花被5裂,白色或粉白色;雄蕊8;花柱3,分裂。瘦果三棱形,长约3mm,黑色。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脚、路旁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疼痛;疮痈疖肿;泄泻;痢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别录》: (果实)主益气,明目。

2.《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黄连

    《中药大辞典》:岩黄连药材名称岩黄连拼音Yán Huánɡ Lián别名岩胡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倒圆锥形,肉质。茎单一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栗寄生

    药材名称栗寄生拼音Lì Jì Shēnɡ别名柃寄生、螃蟹脚、吊兰、胡龙须、方叶子、樟木寄生、油茶寄生、梅子寄生、三稔寄生出处栗寄生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树上有之。长条下垂,扁茎密

  • 云南仙人掌

    药材名称云南仙人掌来源仙人掌科云南仙人掌Opuntia monocantha Haw,以肉质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捣烂加

  • 甘松

    《中国药典》:甘松药材名称甘松拼音Gān Sōnɡ英文名RADIX ET RHIZOMA NARDOSTACHYOS别名甘松香来源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

  • 红雀珊瑚

    药材名称红雀珊瑚拼音Hónɡ Què Shān Hú别名扭曲草、拖鞋花、青竹标、百足草、红雀掌来源大戟科红雀珊瑚属植物红雀珊瑚Pedilanthus tithymaloi

  • 五色梅根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根药材名称五色梅根拼音Wǔ Sè Méi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

  • 莴苣

    《中药大辞典》:莴苣药材名称莴苣拼音Wō Jù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

  • 水黄

    药材名称水黄拼音Shuǐ Huánɡ别名葛叶大黄、大黄来源药材基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eum alexandrae Batal.药理作用本品的水提取物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作用,其IC

  • 山蚂蝗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蚂蝗药材名称山蚂蝗拼音Shān Mǎ Huánɡ别名逢人打、扁草子来源豆科山绿豆属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 (Thunb.)DC.,以根及全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