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艾纳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女科、产后编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赤膜下垂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见神农本草经读条。
药书。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编。载内蒙古常用中草药393种,其中植物药342种,动物药38种,矿物药13种。按其主治功能分为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等21类。每种药物按别名、蒙药名、形态特征、生境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古病名。指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大都男女传尸之候,心胸满闷,背髆烦疼,两目精明,四肢无力,虽知欲卧,睡常不着,脊膂急痛,膝胫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
见《新疆药材》。为刺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