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胖

黄胖

病名。又称食劳疳黄。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丹溪心法·疸》称黄肿。泛指全身肌肤萎黄面浮足肿,神疲乏力而眼目不黄的一种慢性病。多由虫积食积或劳役脱力所致。因于虫积者,可兼见呕吐黄水,毛发皆直,好食生米、茶叶、土炭等异物。治法先宜驱虫消积,再用健脾养血。驱虫如使君肉、槟榔雷丸绿矾丸等;健脾养血,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诸方。因食积者则兼见纳食不化,口苦腹胀等,宜健脾消食法,如六君子汤保和丸等方。因劳役所致者又称脱力黄。详该条。黄胖可见于钩虫病及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患引起的贫血病症。

猜你喜欢

  • 食管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 本草权度

    综合性医书。3卷。明·黄济之撰。刊于1535年。书名本草,实际上以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脉、因、证、治为主,前有五脏虚实、脉法、脉体升降图、经络图、十四经穴等内容。编次不同于一般临床综合性医著,辨证颇多心

  • 五龙草

    见《本草述》。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 霉菌性阴道炎

    病名。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临床表现外阴奇痒,甚至溃烂疼痛,白带量多呈凝乳样,阴道壁有白色伪膜覆盖,擦掉后可见粘膜发红等症。治疗以阴道局部冲洗上药为主,如用细叶香薷蒸馏液,或一枝黄花(《中草药通讯

  • 鲁照

    【介绍】:清医家。字三桥。尝收集民间方士治病法。与赵学敏《串雅》所集有所不同,乃出其所集,精选编成《串雅补》5卷(1825年),补赵学敏之未备,并附多种效方成药。后世或将其书与赵学敏所著合为《串雅内外

  •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甚则危及生命。即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岩通癌)、

  • 邵弁

    【介绍】:明人。字元伟。江苏太仓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运气占候补汇》(见《古今图书集成·医部汇考》),内容主要是对《内经》关于运气的论述进行注释。

  • 食疗本草

    书名。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3卷。唐·孟诜撰。本书为记述可供食用、疗病的本草专著。据《嘉祐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原书已佚,

  • 透针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 华南地丁

    见《中药志》,为龙胆地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