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三叉凤尾蕨

三叉凤尾蕨

药材名称三叉凤尾蕨

拼音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

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

别名老泻风、凤尾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西南凤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根茎长,横走,先端有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纸质,近生,一型;叶柄长60-120cm,红褐色,粗大如指,腹面扁平,有浅纵沟;先端三叉状,中间1枚最大,有1个二回羽裂的羽片,两侧再分叉各具1个二回羽裂的裂片;中间羽片椭圆形,长55-70cm,宽22-30cm,先端尾状,单数二回羽状分裂;羽片约20对,互生或近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呈尾状,羽状深裂,长14-16cm,宽2.5-3cm;裂片20-25对,镰形,边缘不育处有小钝齿,背面黄棕色节状短毛;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沿小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近中部的叶缘分布;囊群盖同形,全缘,膜质,黄棕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林下沟谷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根茎含蕨素(pterosin)B、C,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yl palmi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地上部分含异蕨甙 (isopteroside)C、D,蕨甙(pteroside)D、Q,1R,2R,3R-1,3-二羟基-2,5,7-三甲基-6羟乙基-茚满烷-1-O-β-D-葡萄糖甙(1R,2R,3R-1,3-dihydroxy-2,5,7-trimethyl-6-hydroxyethyl-indane-1-O-β-D-glucoside)和3-羟基-6-羟甲基-2,5,7-三甲基-1-茚满酮(3-hydroxy-6-hydroxymethyl-2,5,7-trimethylindan-1-one)。

性味微苦;涩;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止痢;定惊;止血。主痢疾;小儿惊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涩,性凉。有清热止血的功能。用于痢疾、惊风及外伤出血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鹅脚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药材名称鹅脚板拼音é Jiǎo Bǎn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

  • 泽漆

    《全国中草药汇编》:泽漆药材名称泽漆拼音Zé Qī别名五朵云、猫眼草、五凤草、灯台草、倒毒伞、烂肠草、绿叶绿花草、五点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

  • 野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野漆树根药材名称野漆树根拼音Yě Qī Shù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漆树叶"条。性味《闽东本草》:&

  • 大叶紫薇

    药材名称大叶紫薇拼音Dà Yè Zǐ Wēi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大叶紫薇的根及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rsftroemia speciosa (L.) Pers.[Munchausia

  • 雀头血

    《中药大辞典》:雀头血药材名称雀头血拼音Què Tóu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文鸟科动物麻雀头部的血液。功能主治《别录》:"主雀盲。"用法用量外用: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毛黄连

    《中药大辞典》:毛黄连药材名称毛黄连拼音Máo Huánɡ Lián别名毛连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蜀侧金盏花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

  • 豆根木蓝

    药材名称豆根木蓝别名山扫帚、山花子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以根入药。春秋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

  • 鸡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蛋花药材名称鸡蛋花拼音Jī Dàn Huā别名缅栀子来源为夹竹桃科鸡蛋花属植物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 [P. rubra

  • 小梾木

    药材名称小梾木拼音Xiǎo Lái Mù别名乌金草、酸皮条、火烫药来源山茱萸科小梾木Cornus paucinervis Hanc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江西、湖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