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代代花枳壳

代代花枳壳

药材名称代代花枳壳

拼音Dài Dài Huā Zhǐ Ké

英文名Bitter Orange Fruit

别名代代、代代圆、苏枳壳

来源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 aurantium L.var.amara Engl.的果实。7~8月摘取未成熟的绿色果实,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枝疏生短棘刺,嫩枝有棱角。叶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5cm;叶柄长2~2.5cm,叶翼倒心形。花总状花序;花萼5裂,裂片卵圆形;花白色,花瓣5,长2~2.5cm;雄蕊21~24,常3~5枚结合。果实扁圆形,直径7~8cm,不芳香。花期5~6月,果成熟期12月。

生境分部栽培于低山地带或丘陵。主产江苏、浙江。

性状加工后药材呈半球形,直径3~4cm;表面绿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网状皱纹,果柄基有残存宿萼;外层果皮厚0.5~1cm,略向外翻,瓤囊9~11瓣,每瓣有未熟种子1至数粒,中轴宽4~8mm。味苦酸。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主为柠檬烯,并含癸醛、壬醛、十二烷酸、乙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乙酸橙花酯(nerolyl acetate)、乙酸龙牛儿酯(geranyl acetate);另含橙皮甙(hesperidin)、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等。

性味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婆婆纳药材名称白婆婆纳来源玄参科白婆婆纳Veronica incan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止血。主治痈疖红肿。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

  • 大头茶

    药材名称大头茶拼音Dà Tóu Chá别名花东青、大山皮。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大头茶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rdonia axillaris Dietr.[Polyspora axill

  • 野丹参

    药材名称野丹参拼音Yě Dān Shēn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功能主治宽胸补气,去风湿,治疥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蚕沙

    药材名称蚕沙拼音Cán Shā英文名silkworm shit别名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拉丁植物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鱼肠草

    药材名称鱼肠草拼音Yú Chá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霞红灯台报春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eesiana For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 细叶刺针草

    药材名称细叶刺针草别名小花刺针草、小花鬼针草、小刺叉、一包针来源菊科刺针草属植物细叶刺针草Bidens parviflora Willd.的全草。夏秋采割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苦、平。功能

  • 乌龙摆尾

    《中药大辞典》:乌龙摆尾药材名称乌龙摆尾拼音Wū Lónɡ Bǎi Wěi别名蛇乌苞、黑乌苞、倒水莲、乌泡(《湖南药物志》),灰山泡、红泡勒、大勒潭(《广西药植名录》)。出处《湖南药物志》来

  • 金星草

    《中药大辞典》:金星草药材名称金星草拼音Jīn Xīnɡ Cǎo别名金钏草(《本草图经》),大金星凤尾(《履巉岩本草》),凤尾草(《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原形

  • 败酱

    《中药大辞典》:败酱药材名称败酱拼音Bài Jiànɡ别名鹿肠(《本经》),鹿首、马草、泽败(《别录》),鹿酱(《药性论》),酸益(《日华子本草》),苦菜、苦蘵(《纲目》),野苦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