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佛葵

佛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别名锈草、红丝线珍珠菜叶

来源茄科佛葵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解毒。主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1~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别名锈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全草。8~9月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纤细,褐色。茎直立或基部匍匐,有不定根。单叶互生或上部近对生;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11厘米,边缘小齿或微波状,叶上面常有小白点,上下两面均有节状毛,脉上较多。花单生叶腋;花萼联合呈浅筒状,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面有卷曲毛;花冠白色,联合呈短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略呈披针形;雄蕊5,生于冠管口部;雌蕊1。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及林缘,或路旁半阴处。

性味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杀虫,去毒。治锈耳疮,鼻疮,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葵

药材名称佛葵

拼音Fó Kuí

英文名Herb of Oneflower Lycianthes, Oneflower Lycianthes

别名锈草、排草叶、钮扣子、红莲草、白莲草、珍珠菜、红丝线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单花红丝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ianthes lysimachioides (Wall.) Bitt.

采收和储藏:8-9月采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须根纤细,褐色。茎纤细,延长,基部常匍匐,有不定根。叶假双生,大小不等或近相等,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大叶片长4.5-7cm,宽2.5-3.5cm,小叶片长2-4.5cm,宽1.2-2.8cm,两种叶片均为膜质,边缘且小齿或微波状,叶上下两面均具节状毛,叶脉上较多。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1cm,花萼杯状钟形,上部裂成10个线状齿,外被白色透明分散单毛;花冠白色至浅黄色,取决合成筒状或浅钟状,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雌蕊1,子房近球形。成熟浆果球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林下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痈肿疮毒;鼻疮;耳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蛇皮

    《中药大辞典》:水蛇皮药材名称水蛇皮拼音Shuǐ Shé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的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水蛇"条。功能主治《纲目》:"烧

  • 铧尖草

    药材名称铧尖草拼音Huá Jiān Cǎo别名试剑草、铧口草、铧头草、紫花地丁、耳钩草、犁头草、鸡下颌草、鸡口舌、紫地丁、剪刀菜、犁咀菜、铧尖菜、箭头草、红公鸡相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长萼堇菜

  •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木兰皮

    药材名称木兰皮拼音Mù Lán Pí别名姜朴(《中药志》)出处《别录》·《本经》原作木兰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树皮。性味①《本经》:"味苦,寒。&qu

  • 夜关门

    《中药大辞典》:夜关门药材名称夜关门拼音Yè Guān Mén别名茾、马帚(《尔雅》),三叶草(《滇南本草》),封草(《质问本草》),菌串子(《分类草药性》),野鸡草、白马鞭、赵公

  • 斑瓣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瓣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

  • 九里香

    《中国药典》:九里香药材名称九里香拼音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FOLIUM ET CACUMEN MURRAYAE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里香Murra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狭穗鹭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狭穗鹭兰药材名称狭穗鹭兰拼音Xiá Suì Lù Lán别名倒杆章[傣语]来源兰科狭穗鹭兰Habenaria buchneroides 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