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倒赤伞

倒赤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赤伞

药材名称倒赤伞

拼音Dǎo Chì Sǎn

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 latifolia (D. Don) Sch.-Bip.,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

性味辛、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止痢。治风寒咳嗽、肠炎、痢疾等症。

用法用量2~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倒赤伞

药材名称倒赤伞

拼音Dǎo Chì Sǎn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倒赤伞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粗短,密生多数须根。叶基生,叶片匙形,先端急尖或短尖,上面绿色,下面黄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序梗圆柱形,具棱,疏生棕色柔毛;花粉红色;总苞圆柱形,苞片硬,极不相等。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山坡。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止痢。治风寒咳嗽,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赤伞

药材名称倒赤伞

拼音Dǎo Chì Sǎn

英文名All-grass of Broadleaf Ainslaea

别名大叶一支箭刀口药、白胡子狼毒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宽穗兔耳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latifolia (D.Don) Sch,-Bip. [Liatris latifolia D.Don ;Ainsliaea triflora (Buch.- Ham.ex D. Don) Druce]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宽穗兔耳风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粗短,密和多数须根。茎直立,不分枝,具蛛丝绵毛。叶基生;叶柄与叶片等长;叶片卵形或心形,长4-7cm,宽3-4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急狭成宽翅的叶柄,上面疏生长毛,下面生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明显的圆齿。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宽短的穗状花序,苞叶披针形;总苞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7mm,先端渐尖,边缘膜质;每头状花序有3小花,花冠白色或带紫色。瘦果长约3mm,倒披针形,生绢状柔毛;冠毛羽毛状,淡褐色,长约8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阴湿,山坡、路旁及从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消肿。主风寒感冒;头痛;腰痛;肠火;痢疾;跌打瘀肿;外伤出血;中耳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撒;或绞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筋骨藤

    《中药大辞典》:小筋骨藤药材名称小筋骨藤拼音Xiǎo Jīn Gǔ Ténɡ别名小黄鳝藤(《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筋骨藤的全草。春、夏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

  • 里白

    药材名称里白拼音Lǐ Bái英文名Glaucous Diplopterygium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里白科植物里白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lopteryg

  • 铁脚草

    药材名称铁脚草拼音Tiě Jiǎo Cǎo别名高山金粉蕨、黑足金鸡蕨来源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黑足金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nychium contigum(Wall.)Hope[Chei

  • 豹肉

    《中药大辞典》:豹肉药材名称豹肉拼音Bào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别录》:"味酸,平,无毒。"②《千金·食治》:&

  • 木鳖根

    药材名称木鳖根拼音Mù Biē Gēn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状根。性味苦微甘,寒。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消肿止痛。复方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

  • 高粱火焰苞

    药材名称高粱火焰苞拼音Gāo Liɑnɡ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蜀黍的幼穗感染丝黑穗菌后产生的病穗。功能主治治吐血,便血:红痢,黑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马蹄荷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荷药材名称马蹄荷拼音Mǎ Tí Hé别名白克木、省雀花来源金缕梅科马蹄荷Symingtonia populnea (R. Brown)van Steenis

  • 缘桑螺

    《中药大辞典》:缘桑螺药材名称缘桑螺拼音Yuán Sānɡ Luó别名桑树上牛儿(《丹溪心法》),桑牛、天螺(《纲目》)。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椎实螺科动物椎实螺的全体。夏、秋均可

  • 黄水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药材名称黄水藨叶拼音Huánɡ Shuǐ Pāo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

  • 鹰眼睛

    《中药大辞典》:鹰眼睛药材名称鹰眼睛拼音Yīnɡ Yǎn Jinɡ出处《药性论》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