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十两叶

十两叶

药材名称十两叶

拼音Shí Liǎnɡ Yè

别名沙达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苞叶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ydaia rubrinervis(Levl.)C.Y.Wu exY.L.Chen[Embelia rubrinervisLevl.;C.crenulata Hand.Mazz.;Rhamnella rubrinervis(Levl.)Reh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苞叶木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幼枝被短柔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4-10mm,被短柔毛;托叶披针形,宿存;叶片革质,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7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疏锯齿或近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被疏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具苞叶的花枝上,苞叶与营养枝上的叶片相同,但较小,花枝腋生,长6-15cm,被疏短细毛;花两性,5基数;黄绿色,萼片三角形,内面中肋凸起,中部以上有小喙;花瓣绿黄色,倒卵形,具短爪,中部两边内卷,包着雄蕊,与花瓣等长;花盘稍厚,圆形;子房球形,2室,花柱2浅裂。核果卵状圆柱形,成熟时紫红色或橘红色,长8-10mm,直径5-6mm,基部有宿存的萼筒,种子1颗,或不完全时2室,具发育和不完全发育的种子各1颗。花期7-9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利胆退黄;祛风止痛。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螺蛳

    《中药大辞典》:螺蛳药材名称螺蛳拼音Luó Sī别名蜗篱(《别录》),师螺(《本草拾遗》),蜗蠃(《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原形态方形环棱螺,又

  • 鲫鱼脑

    《中药大辞典》:鲫鱼脑药材名称鲫鱼脑拼音Jì Yú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脑髓。功能主治《仁斋直指方》:"治耳聋,鲫鱼脑一合,以竹筒子盛蒸之,冷灌耳中。&

  • 鹿角菜

    《中药大辞典》:鹿角菜药材名称鹿角菜拼音Lù Jiǎo Cài别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萝科

  • 三枝叶

    药材名称三枝叶拼音Sān Zhī Yè别名三叉叶、三爪皮、喜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J.subhum

  • 黄桷叶

    《中药大辞典》:黄桷叶药材名称黄桷叶拼音Huánɡ Jué Yè别名大榕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叶。原形态黄葛树(《边州闻见录》),

  • 黄茄花根

    药材名称黄茄花根拼音Huánɡ Qié Huā Gēn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根。秋、冬采收。性味淡,平。功能主治补脾,化痞,通经,消食。治胸腹胀满,消化

  • 银不换

    《中药大辞典》:银不换药材名称银不换拼音Yín Bú Huàn别名毛蔘箕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银锁匙、金线风(《广西中草药》)。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棵麻

    药材名称棵麻别名嘉榄来源橄榄科嘉榄属植物羽叶白头树Garuga pinnata Roxb.,以树皮入药。春夏采,去粗皮,切碎晒干。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用于烧伤,疮疡溃烂。用法用量烧

  • 小红蒜根

    药材名称小红蒜根拼音Xiǎo Hónɡ Suàn Gēn别名红葱头来源药材基源:为阿鸢尾科植物红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utherine plicata Her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

  • 黄金菊根

    药材名称黄金菊根拼音Huánɡ Jīn Jú Gē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金菊的根。夏季采挖,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单一,直立,被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