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千年艾

千年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年艾

药材名称千年艾

拼音Qiān Nián ài

别名蜂草、白芙蓉、芙蓉菊

来源菊科芙蓉菊属植物千年艾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Makino,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解毒消肿,止咳化痰。用于风寒感冒,麻疹,风湿关节疼痛,胃痛,支气管炎,百日咳,疔疮肿毒,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千年艾

药材名称千年艾

拼音Qiān Nián ài

别名蕲艾、玉芙蓉香菊、白艾、白香菊、蜂草、白芙蓉、海芙蓉、岩头白

出处千年艾,见于《纲目》草部十五卷,谓:"干年艾,出武当太和山中。小茎高尺许,其根如蓬蒿。其叶长寸余,无尖桠,面青背白。秋开黄花,如野菊而小,结实如青珠丹颗之状。三伏日采叶暴干。叶不似艾而作艾香,搓之即碎,不似艾叶成茸也。"《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四隰草类引《纲目》所载,均具附图。据其所述及附图,当为菊科植物芙蓉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ossostephium chinense (L.) Makino ex Cham.et Schltr. [Artemisia chinensi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芙蓉菊 半灌木,高10-40(-60)cm。茎直立,多分枝,枝、叶具密生的白色细绒毛而呈灰绿色。叶互生;叶片狭匙形或狭倒卵形,长2-3cm,宽5-8mm,先端3-5齿裂或分裂,基部渐狭,边缘无锯齿,两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黄绿色,盘状,直径4-5mm,有梗,生枝端的叶腋,多数头状花序在枝端排成总状;总苞片2-3层,花冠先端2-3齿裂,中央的花两性,花冠先端5-短裂。瘦果有5棱角,先端有撕裂状的鳞片。花期春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边、海滩石隙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并常有栽培。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散风寒;化痰利湿;解毒消肿。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百日咳;泄泻;淋浊;白带;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植物名实图考》:"按《南越笔记》,洋艾本不甚高,宜种盆盎,绿叶茸茸如车盖,可疗疾,兼却火灾,当即此草。而俗间以广中所植,皆呼为洋,作记者仍其陋习,殆未深考。今京师多畜于暖室,经冬不凋,尚呼为蕲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癸草药材名称丁癸草拼音Dīnɡ Guǐ Cǎo别名人字草、二叶人字草、苍蝇翼、乌蝇翼、铺地锦[广东]、老鸦草、金鸳鸯来源为豆科丁癸草属植物丁癸草Zornia diphylla (

  • 耳水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水苋药材名称耳水苋别名水旱莲来源千屈菜科耳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地。功能主治治急、慢性膀胱炎,白带过多。用法用量

  • 金甲豆

    药材名称金甲豆拼音Jīn Jiǎ Dòu英文名Sieve Bean别名黄帝豆、五色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本品种子如不充分烤熟,食之可引起氢氰酸中毒。又据报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水菇里

    药材名称水菇里别名水菇藜、红野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水菇里Desmodium henryi A. K. Schind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麻、涩,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舒筋活络。主治风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荠菜药材名称荠菜拼音Jì Cài别名枕头草、粽子菜、三角草、荠荠菜、菱角菜、地菜、上巳菜来源十字花科荠菜属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 斑鸠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菊药材名称斑鸠菊别名豆腐渣树、聋耳朵树、鸡菊花来源菊科斑鸠菊Vernonia esculenta Hemsl.[V. papillos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药材名称刺石榴拼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

  • 鸡肠

    《中药大辞典》:鸡肠药材名称鸡肠拼音Jī Chánɡ出处《本经》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肠。功能主治治遗尿,遗精,白浊,痔漏。①《本经》:"主遗溺。"②《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