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南丹参

南丹参

《中药大辞典》:南丹参

药材名称南丹参

拼音Nán Dān Shēn

英文名Bowley Sage Root

别名赤参、红根、奔马草、七里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 Dunn的

原形态丹参相似,区别在于根较小,外皮灰红色。小叶5~7(9)枚,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两面除脉上被疏柔毛外,均无毛。花萼筒状或近筒状;花冠简短,蓝紫色,内藏或微伸出花萼,上唇长约1.2cm。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缘、水边等处。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性状根茎粗短,并有残留茎基。根类圆柱形,常微卷曲,灰棕色或灰红色,直径2~8mm。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状。余同丹参

化学成分丹参酮Ⅰ、丹参酮Ⅱ、二氢丹参酮Ⅰ、次甲丹参醌、丹参酸甲酯、隐丹参酮、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功能主治丹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南丹参

药材名称南丹参

拼音Nán Dān Shēn

别名丹参丹参、赤参、紫丹参、八莲麻、七里麻、七里蕉、紫根、木羊乳红根、奔马草鼠尾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丹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bowleyana Dun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南丹参,多年生草本,高约1m。茎粗壮,呈钝四棱形,具沟槽,被下向长柔毛。根肥厚,外表红色。叶为羽状复叶,对生;叶柄长4-6cm,被长柔毛;叶片长10-20cm,有小叶(5)7片,顶生小叶卵圆状披针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侧脉5-6对。轮伞花序8至多花,组成14-30cm,顶生总状花序或总状圆锥花序;花萼筒状,二唇形,上唇宽三角形,下唇较小,三角形,浅裂或2齿;花冠淡紫色、紫色至蓝紫色,冠筒长约10mm,伸出花萼,冠檐二唇形,上唇略呈镰九状,下唇稍呈长方开,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花柱伸出,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小坚果椭圆形。花期3-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间、路旁及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及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根茎粗短,上端残留有茎基。根数条,圆柱形,微卷曲,长5-20cm,直径2-8mm;表面灰棕色或灰红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角质样。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3-7列木栓细胞,内侧1-3列细胞壁木化。皮层较宽,无厚壁组织。韧皮部较窄,筛管群稀疏。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宽,导管束4-8束,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十数个成群,略呈径向稀疏排列,木纤维主要位于木质部内侧。

粉末特征:灰白色。1.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1-60μm,网纹导管分子末凋钝尖、钝圆或锐尖,壁较厚,穿孔位于端壁或侧壁。网孔较狭而短;具缘纹孔导管粗短,具缘纹孔类圆形,排列密集,有的具网状三生增厚。2.纤维管胞梭形,有的呈弯曲状,末端斜尖。

化学成分根含丹参酮(tanshinone)Ⅰ、ⅡA,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咖啡酸(caffe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丹参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亚甲基丹参醌(methylene tanshinquinone)。

药理作用1.搞凝血作用,南丹参水溶性注射液0.4g/ml体外具有完全性抗凝血作用。

2.抗心肌缺血作用,南丹参水溶性注射液以相当于30g(生药)/kg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极显着提高小鼠常压耐缺氧能力。以3mg(生药)/ml浓度给离体豚鼠心脏灌流,能显着增加冠脉流量。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粗偻2g,用乙醚在索氏提取器中回流4h,回收大部分乙醚后,用0.5%碳酸钾水深液洗乙醚液,再用水洗后,乙醚液作供试品液;另取隐丹参酮、丹参酮IIA作对照品。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以碳酸钾水溶液制备)薄板上,用苯-甲醇(9:1)展开19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胸痹绞痛;心烦;心悸;脘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崩漏;肚脾肿大;关节痛;疝气痛;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赤麻

    药材名称赤麻拼音Chì Má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悬铃木叶苎麻的根或嫩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tricuspis (Hance)Makino[B.platyphylla D.

  • 柿木皮

    《中药大辞典》:柿木皮药材名称柿木皮拼音Shì Mù Pí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柿蒂"条。功能主治治下血及汤火伤。

  • 大石韦

    药材名称大石韦拼音Dà Shí Wéi别名篦梳剑(《泉州本草》)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横走,匍匐

  • 马骝卵

    药材名称马骝卵拼音Mǎ Liú Luǎn别名蕨薯(《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蛋、落地珍珠(《陆川本草》),麻雀蛋、凉水果(《四川中药志》),犸骝卵(《广西中草药》),石窝蛋、猫蛋果、蛇蛋参(《

  • 龙珠根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摘录《中

  • 海南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南茄药材名称海南茄别名金耳环、耳环锤来源茄科海南茄Solanum procumben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苦,凉。有小毒。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

  • 白芷叶

    《中药大辞典》:白芷叶药材名称白芷叶拼音Bái Zhǐ Yè别名蒚麻(《别录》)。出处《别录》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或川白芷或杭白芷的叶片。功能主治《纲目》:"浴丹毒、

  • 苏铁叶

    药材名称苏铁叶拼音Sū Tiě Yè别名番蕉叶、铁树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lium Cycadi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常绿木本植物,不分

  • 黄总花草

    药材名称黄总花草别名管仲、小地榆、黄地榆来源蔷薇科黄总花草Spenceria ramalana Tri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西藏。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收敛止血。主治久痢,水

  • 丁香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药材名称丁香蓼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别名水丁香来源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