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咸秋石

咸秋石

:咸秋石

药材名称咸秋石

来源食盐泉水煎熬而成。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中华本草》:咸秋石

药材名称咸秋石

拼音Xián Qiū Shí

出处参见“秋石”条。

来源药材基源:为食盐的人工煅制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部主产于安徽桐城。销福建及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为细粒集合体。完整者呈盆状、馒头状;上端截平,中间略下凹,下端半圆形,直径6-7cm。表面平滑,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光泽;不透明。体较重,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呈不规则晶粒,具玻璃样光泽。易潮解。气微,味咸。本品易溶于水。(彩照25) 以块整、色白、有光泽、具咸味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

鉴别取本品0.5g,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钠盐和氯化物的各种反应(参见“大青盐”条)。

炮制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再将粉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2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滋阴涩精;清心降火。主骨蒸劳热;虚劳咳嗽;遗精;赤白带下;暑热心烦;口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5-4.5g,每日2次;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喉。

注意水肿患者慎服。水肿消退后,可用本品代替食盐。每日不超过2g。

1.《宝庆本草折衷》:“患肿渴及嗽,更服盐,反增其极矣。”2.南药《中草药学》:“为水肿患者的食盐代用品,但不宜太多。”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荚蒾根

    《中药大辞典》:心叶荚蒾根药材名称心叶荚蒾根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八楞麻

    药材名称八楞麻拼音Bā Lénɡ Má别名牛鼻子树、老母猪、五爪根、大糯叶、双合合、牙呼光[傣]来源荨麻科野苎麻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

  • 羊角桃

    药材名称羊角桃拼音Yánɡ Jiǎo Táo别名羊角草、蛇舌草、陌上番椒、田素香、目目箭、田香蕉来源玄参科母草属植物窄叶母草Lindernia angustifolia (Bent

  • 半枫荷根

    《中药大辞典》:半枫荷根药材名称半枫荷根拼音Bàn Fēnɡ Hé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翻白叶树,又名:异叶翼子木、半

  • 紫金莲

    《中药大辞典》:紫金莲药材名称紫金莲拼音Zǐ Jīn Lián别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白

  • 雀梅藤

    《中药大辞典》:雀梅藤药材名称雀梅藤拼音Què Méi Ténɡ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

  • 狗牙根

    药材名称狗牙根拼音Gǒu Yá Gēn别名铁线草、绊根草、堑头草、马挽手、行仪芝、牛马根、马根子草、铺地草、铜丝金、铁丝草、鸡肠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滇南本草》,原名“铁线单”,云:“生田边旷野,软枝

  • 黑风散根

    药材名称黑风散根拼音Hēi Fēnɡ Sàn Gēn别名广藤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Pericampylusglaucus(Lam.)Merr.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icampyl

  • 十二槐花

    药材名称十二槐花拼音Shí èr Huái Huā别名金槐、壶瓶花、荏子香来源唇形科十二槐花Paraphlomis rugosa Benth. var. coronata

  • 壁钱幕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药材名称壁钱幕拼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