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羽铁角蕨

大羽铁角蕨

药材名称大羽铁角蕨

拼音Dà Yǔ Tiě Jiǎo Jué

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

别名萃补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大羽铁角蕨的全草或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pseudolaseritiifolium Ching[A.laseritiifolium sensu Merr.non La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去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根茎短而斜升,被黑褐色、光亮的披针形鳞片,全缘。叶簇生;叶柄长15-30cm,灰绿色,初被鳞片,后变光滑;叶片近革质,两面光滑,卵状披针形,长30-60cm,宽12-18cm,顶部渐尖,基部三至四回羽裂;羽片10-12对,基部的近对生,上部的互生,三角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8-14cm,宽3-5cm,先端狭并为短渐尖,羽片柄长1.5-2cm;小羽片5-7对,互生,稍斜展,三角形,长2-3cm,宽1-1.5cm,先端圆形或稍尖,羽状深裂或为羽状,有短柄;末回裂片斜方形或狭楔形,先端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裂齿,有时分裂;叶脉明显,近扇形。孢子囊群线形,每1裂片有4-5个;囊群盖线形,淡褐色,膜质,全缘,宿存。孢子卵形,黄色,有明显的脊和疏网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长2-4cm,有众多须根和黑褐色披针形鳞片。叶柄长15-30c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0-40cm,宽12-18cm,三至四回羽裂,暗黄绿色至暗黄棕色,纵向反卷。叶轴紫棕色,腹面沟状。孢子囊群条形,生于小脉上;囊群盖棕色。气微,味淡。

性味淡;平

归经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主风湿痹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淡,性平。有驱风湿,强腰膝的功能。用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苎麻皮

    《中药大辞典》:苎麻皮药材名称苎麻皮拼音Zhù Má Pí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性味①《得配本草》

  • 金合欢

    药材名称金合欢拼音Jīn Hé Huān别名消息花、金钱梅、绒祖刺、鸭皂树、牛角花、洋梅花、刺根、刺球花来源豆科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 (L.)Willd.,以全株入药。生

  • 梅露

    药材名称梅露拼音Méi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花蕾(白梅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百草镜》:"蒸露点茶,止渴生津,解暑涤烦。"②《纲目拾遗》:

  • 狗牙根

    药材名称狗牙根拼音Gǒu Yá Gēn别名铁线草、绊根草、堑头草、马挽手、行仪芝、牛马根、马根子草、铺地草、铜丝金、铁丝草、鸡肠草出处1.本品首载于《滇南本草》,原名“铁线单”,云:“生田边旷野,软枝

  • 四叶葎

    药材名称四叶葎拼音Sì Yè Lǜ别名四叶七、小锯锯藤、红蛇儿、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四叶葎Galium bungei Stend.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

  • 鸡爪枝皮

    《中药大辞典》:鸡爪枝皮药材名称鸡爪枝皮拼音Jī Zhuǎ Zhī Pí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酒饼叶"条。功能主治《陆川本草》

  • 大茶药根

    《中药大辞典》:大茶药根药材名称大茶药根拼音Dà Chá Yào Gēn别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出处

  • 铁包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包金药材名称铁包金拼音Tiě Bāo Jīn别名鼠乳根、老鼠耳、鸭公青、乌龙根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细叶勾儿茶Berchemia lineata (L.)DC.,以根入药。全年可

  • 李子

    《中药大辞典》:李子药材名称李子拼音Lǐ Zi别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原形态李(《诗经》)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